创新中心出席中国-阿拉伯海湾地区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2025年11月9日,“中国-阿拉伯海湾地区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在“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期间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旨在促进中国与阿拉伯海湾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芳、院长阚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徐小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玉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湾地区国家和也门办事处教育主管Anasse Bouhlal,以及来自阿曼国立科技大学校长Ali Al Bimani、阿曼科技应用大学校长Said Hamed Said Alrubaii等阿曼大学校长代表团成员,巴林应用科技大学校长Hatem Masri,多哈科技大学校长Salem Al-Naem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阿拉伯海湾地区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合影(图源:浙江大学)
会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湾地区国家和也门办事处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阚阅表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将依托自身在教育学科与师资培养方面的深厚积累,与海湾地区伙伴在师生交流、联合科研、课程开发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教育发展的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图源:浙江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湾地区国家和也门办事处教育主管阿纳斯·布赫拉勒指出,通过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创新中心等伙伴的战略合作,能够有效促进阿拉伯海湾地区与中国在教育资源、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上的双向流动,共同推动区域内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的公平普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湾地区国家和也门办事处教育主管Anasse Bouhlal (图源:浙江大学)
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在发言中指出,在阿拉伯海湾地区,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的伙伴院校正积极依托IIOE平台及优质课程资源,结合本地化教师培训实践,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通过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数字能力与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在对话交流环节,来自阿曼、巴林、卡塔尔等国的大学校长们详细介绍了各自院校的国际合作现状与特色。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通过深入的交流,双方对彼此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与特色优势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对话交流环节(图源:浙江大学)
关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源起1897年,依托百年“求是创新”精神,建有完善的教育学与体育学学科体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及多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汇聚高水平师资,致力于培养卓越教育体育人才并开展前沿研究,是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学科重镇。

